線上喇叭測試 — 立體聲、掃頻、噪音、相位

線上喇叭測試 — 立體聲、掃頻、噪音、相位

測試左右聲道、執行 20 Hz–20 kHz 掃頻、播放粉紅/白/棕色噪音,並檢查相位與超低音反應 — 全在瀏覽器中完成。無需下載或使用麥克風。

概述

使用我們的線上喇叭測試來驗證左右聲道、透過掃頻檢查頻率響應、聆聽粉紅/白/棕色雜訊,並執行相位檢查——所有訊號都在您的瀏覽器中本地產生,採用 Web Audio API。

無需下載、無需登入,且不會有錄音離開您的裝置。此工具非常適合快速檢查新的喇叭、soundbar、耳機或透過藍牙/USB 的音訊路由。

快速開始

  1. 連接喇叭或耳機,並將系統音量設在安全的水平。
  2. 若支援,從應用程式上方的 Speaker 選單選擇輸出裝置。
  3. 點選 左 / 右 以確認立體聲聲道和聲音平衡。
  4. 執行 20 Hz → 20 kHz 掃頻,留意音量是否均勻,有無共振或嗡嗡聲。
  5. 嘗試 白 / 粉紅 / 棕色 雜訊以做細部平衡與音色檢查。視需要調整主音量 (Master Volume)。

使用各項功能

立體聲:左 / 右 / 交替

播放短促嗶聲並將聲音定位於左或右聲道。使用交替可自動在聲道間切換。非常適合確認接線正確與左右平衡。

頻率掃描

從低頻到高頻的平滑正弦掃頻。聆聽是否有頻段缺口、峰值、共振或箱體嗡嗡聲。在小房間中,因房間駐波會有變化,屬正常現象。

音調產生器

產生任意頻率的連續正弦/方波/鋸齒/三角波音調。可用來找出共振或針對系統中的問題頻段進行隔離檢測。

雜訊:白 / 粉紅 / 棕色

白噪音在每 Hz 上能量相等(聽起來較亮);粉紅噪音在每個倍頻程上能量相等(在聆聽測試中感覺較平衡);棕色噪音強調低頻(在高音量時請小心使用)。

相位:同相 vs 反相

同相應聽起來置中且飽滿;反相則會顯得擴散且薄弱。如果反相聽起來更強,請檢查喇叭接線或極性設定。

視覺化:頻譜與波形

即時分析器會顯示產生訊號的頻譜或時域波形。可用來確認音訊是否有輸出,並觀察音色變化。

進階測試

  • 平衡檢查:播放粉紅雜訊,將兩個喇叭置於等距位置,調整平衡使聲像居中。
  • 超低音整合:從 20–120 Hz 向上掃頻,聆聽與主喇叭的銜接是否平滑(可嘗試不同的分頻設定)。
  • 立體聲成像:在 440–1000 Hz 使用音調並切換相位;良好設定在同相時會產生緊密的虛擬中心,反相時則呈現擴散的聲像。
  • 房間問題:如果某些掃頻頻段顯著較響或較小,嘗試移動喇叭/聆聽位置或加入聲學處理。
  • 耳機:使用左/右嗶聲確認方向;掃頻可幫助偵測聲道不平衡或單體故障。

提升音質

設定與擺位

  • 讓您與兩個喇叭形成等邊三角形;高音單體大致與耳朵同高。
  • 喇叭起始距離牆面 0.5–1 m;依喜好調整內傾(toe‑in)以在清晰度與聲場寬度之間取得平衡。
  • 避免將喇叭放在會共振的表面;使用穩固的喇叭架或隔離墊。
  • 對於 soundbars/電視,測試時關閉虛擬環繞功能以取得乾淨的基準。

系統與音量等級

  • 將系統音量維持在安全範圍;從低音量開始——掃頻與音調在某些頻率下可能快速變大聲。
  • 如果裝置有等化器或房間校正,測試前後各執行一次以比較效果。
  • 使用粉紅雜訊以聽感調整喇叭音量;若要精確,稍後可考慮使用 SPL 計。

疑難排解

沒聽到聲音

稍微提高系統音量,檢查主音量滑桿,確保選擇正確的輸出裝置,並嘗試其他瀏覽器分頁/應用程式確認系統輸出是否正常。如果使用藍牙,請確認它已作為音訊輸出連線(A2DP)。

無法選擇裝置

選擇特定輸出需要瀏覽器支援 “setSinkId”。基於 Chromium 的瀏覽器通常在桌面上支援;Safari/Firefox 可能不支援。當無法使用時,音訊會透過系統預設裝置播放。

啟動/停止時出現點/啪聲

在啟動或停止振盪器時可能會出現短促的點或啪聲。我們會緩升/降增益以減少此情況,但超低延遲的裝置仍可能產生些微瞬態。必要時稍微降低音量。

某些頻率出現失真

降低音量;小型喇叭與 soundbar 在低頻時容易吃力。如果在中等音量下仍持續失真,可能是硬體限制或面板鬆動所致。

隱私

所有訊號皆在您的瀏覽器本地產生。我們不會錄製或上傳您的音訊。裝置選擇在您的機器上進行,本站不會擷取您的喇叭輸出。

常見問題

這個測試做什麼?

它播放測試音、掃頻與雜訊,協助您檢查喇叭或耳機的立體聲聲道、平衡、頻率響應與相位行為。

對我的喇叭安全嗎?

在中等音量下使用是安全的。務必從低音量開始;長時間的大聲音調—尤其是低頻—可能會對小型喇叭或耳塞造成負擔。

我應該把音量調多大?

以能清楚聽見為最低限。進行掃頻與雜訊測試時,請保持保守的音量以避免疲勞或損壞,尤其是小型單體。

可以用藍牙/USB 嗎?

可以。若支援裝置選擇,請從選單中選取;否則,於測試前將系統預設輸出設為目標裝置。

可以測試超低音嗎?

使用音調產生器在 20–120 Hz 範圍或使用掃頻。慢慢提高音量——低頻需求較大。留意是否有共振或倒相口喘氣聲(port chuffing)。

術語表

頻率
聲音每秒的週期數,以赫茲 (Hz) 為單位。低頻為低音;高頻為高音。
正弦波
只包含單一頻率的純音——有助於發現共振與嗡嗡聲。
掃頻
隨時間移動於一段頻率範圍內的音調;有助於聽覺上檢視整個頻譜的響應。
粉紅雜訊
每個倍頻程能量相等的雜訊;在聆聽測試中比白噪音感覺更為平衡。
棕色雜訊
偏重低頻能量的雜訊;適合做低頻檢查,但在較高音量時請小心使用。
相位
左右聲道之間的相對時間關係。極性錯誤會使低頻變薄並改變立體聲聲像。
立體聲聲像
聲音在喇叭之間的感知位置——包含中心聚焦、寬度與深度。
SPL (Sound Pressure Level)
通常以 dB 為單位的響度測量。過高的 SPL 可能傷害聽力與設備。
失真(Clipping)
當擴大器或單體被推到極限時產生的失真。若聽到請立即降低音量。